預測1
綠水青山,我們在行動
【話題解讀】“綠色發展”這一理念理念與國家戰略,是一個大的話題,關系到國家發展、人民生活等內容。高考命題貼近生活,命題切入應該與個人相結合,使寫作更有針對性,所以將話題確定為“綠水青山,我們在行動”。
預測2
命運共同體
【話題解讀】休戚相關,命運與共,各國理當遵循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理念。同舟共濟,守望相助,團結合作,共同發展,都是人類歷史長河淬煉的文明之光。
“人類命運共同體”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,成為中國對人類發展貢獻的中國智慧。這一理念對解決當今很多社會問題也有積極意義。了解這一理念,形成大的格局觀,對青少年人生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。
預測3
個人奮斗與民族復興
【話題解讀】民族復興是一個大的話題,大話題必須小角度,我們將話題界定為“個人奮斗與民族復興”將個人與國家聯系起來,就將這個大話題,具體化了。同學們平時關注、思考的不應該只是個人的利益、個人的發展,而應主動地感知、了解、思考時代和社會,將個人的奮斗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。
預測4
“新冠疫情”與人生
【話題解讀】“新冠疫情”乃百年不遇公共衛生事件。它深刻影響著社會,影響著人們的思想。作為青年人,共同經歷了線上學習的時光,感受到了抗擊疫情過程中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情,以及疫情中的社會百態,這都將在人生中留下深刻的烙印,影響到對社會的認識以及人生的發展。“新冠疫情”是一個大話題,泛泛談論社會,高考命題的可能性不大,從一個角度切入,談談青年人在這一事件中的感悟和收獲,則是高考命題的切實方向。
預測5
致敬英雄、致敬逆行者
【話題解讀】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。回顧70年風雨歷程,無數英雄人物為國家拼搏進取,無私奉獻,做出卓越貢獻。國慶期間,國家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隆重儀式,進行表彰。2020年中國暴發新冠疫情,涌現出無數“逆行者”,正是他們的英勇無畏、責任擔當,使我國迅速戰勝疫情,取得了疫情阻擊戰的全面勝利。這些英雄人物、可愛的“逆行者”,應該為我們銘記、效仿,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。
預測6
文化自信:賡續傳統,面向未來
【話題解讀】習近平主席指出: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,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,文化自信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文化自信,涉及到歷史傳承,又涉及到未來發展。我們要辯證看待歷史文化、外來文化,又要創造出新時期的優秀文化。對文化自信的認識,能夠考查學生的思想素養和文化底蘊,是高考命題的熱點。
預測7
從網紅看青年人生規劃文
【話題解讀】不可否認,網紅正在社科影響著年輕人,從追慕向往,到踐行投入,青年人對人生的規劃有了新的方向。怎樣看待“網紅”現象,青年人又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,是本話題討論的主要內容。
預測8
經典與審美
【話題解讀】高考以立德樹人為旨歸,但不要忘記“德智體美勞”,德只是其一,2019年高考考查了“勞動”,而“體育”在作文中的考查的可能性不大,那么2020年考查美育的可能性就相應增大。而單純考查“美育”的可能性還是小的,如果將傳統文化與“美育”結合起來,是不是一個很有創意、又富有邏輯的命題方式呢?而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則負載著更多的“美”的因子,因此,我們確定了“經典與審美”的話題。
預測9
志愿行動,發展自我
【話題解讀】“青年志愿行動”詮釋著奉獻、友愛、互助、進步的志愿精。青年人與國家同行,奉獻人民,奉獻社會,是應該具有的精神與情懷。在各個時期,青年志愿行動,為祖國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,涌現出許多優秀的時代青年;同時,青年在社會中,在實踐中,鍛煉了自我,成就了自我。成就一批又一批青年。我們應該向投身青年志愿行動的青年學習,并響應黨的號召,時刻準備踐行、投身志愿活動。
高考命題以“立德樹人”為旨歸,“倡導志愿行動,發展自我”,是熱點話題之一。
預測10
讓科學精神成為時代旋律
【話題解讀】2020年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認識,其中一個就是“娛樂明星”開始走下神壇,而對科學及科學家家(醫學家)的崇敬,成為社會共識。在信息化時代、人工智能時代,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”“科技興國”依然是時代的主旋律。2019年,5G、嫦娥、北斗等科技成果令人贊嘆。科學及科學精神正成為我們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強進動力,而青年人一定要擁有、踐行科學精神,為“中國夢”的實現,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    
    


            

一鍵撥號
一鍵導航